「好玩」這件事很重要,因為工作本身是無聊的,但我們的任務是要把工作變得有趣、有成就感。對於公司來說,整體氛圍與組織才會是活潑的。
新肌霓原創Podcast《人生陪跑員:陪你找尋生活亮點》首集邀請到創辦人Peter,跟我們聊聊創辦新肌霓這個品牌,這六年來的點點滴滴——從創辦的初心到辦公室氣氛的營造,以及不想再受限於社會的期待框架下,所作出的改變與掙扎。
與會嘉賓:新肌霓創辦人 Peter
其他收聽連結:KKBOX、Spotify、Apple podcast
目錄
節錄精華 #1 非典型公司,展現自我一致性:在品牌的框架下,讓每位員工自由成長
大家應該很常會有一種感觸,就是「上班」和「下班後」的自己是不同的兩種性格,如同 Peter 提到過去他從事業務類工作,需要把多一點的「自我」收起來,只將「最好的一面」呈現給顧客。
但主持人 Ofelia 提到:「其實在新肌霓的辦公室環境中,身邊的同事都還滿彰顯本性的(笑)!」,可以感受出Peter想創造的環境,是希望大家能夠展現個人一致性——從裡到外給人的感覺如一,更鼓勵誠實與多嘗試自己想做的事,不過同樣的,也希望職員能為自己的選擇,做出承諾並且承擔責任。
Peter提到在經營公司與工作上,不希望總是過於制式,而是希望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與做法,不是只拘泥在數字或形式上。譬如說,比起規定每週固定產出幾篇貼文,更傾向員工知道自己想寫什麼內容、為什麼而寫。
也因此,在許多新肌霓品牌的活動裡,每個活動和產品時常帶有個人特色,讓品牌更添增了許多「人味」。Peter希望每個人用自己的想法和創意,在名為新肌霓的這個框架下,讓員工各自做發揮,尊重個體化。
節錄精華 #2 社會框架與父母期待下,其實我們也有不一樣的選擇:Podcast的製作初心
主持人 Ofelia 提到在她過去的人生經驗中,其實她一直活在別人的期待裡,自己同樣也很善於回覆別人的期待,但在某些時刻,不禁思索是否能有些不同的可能性——因此,新肌霓的原創 Podcast 誕生了。
《人生陪跑員》這個節目,想訪談一些在主流價值中認知很「不一樣」的人,透過他們的人生觀、活著的方式,給與大家一些選項。讓我們知道「自己也能這樣活」、「我也擁有不同選擇的可能性」,不用侷限在求學時代、主流社會的期待中。
Peter 也坦白說,過去小時候也有著這樣的框架,活在父母的標準期待中,被期望擁有好成績、考上好學校,畢業以後找間大又穩定的公司就職。不過其中第一個轉捩點,是在大學畢業之後,同科系的同學多半繼續就讀研究所,但自己不想再往上唸書。思考過後,認知到自己喜歡與人接觸,便選擇去做業務類的工作。
Peter 說道,這對他來說是首次選擇與大家不同的道路,「或許框架沒辦法一次放得很開,可能是不知道路該怎麼走,那就先找一條走看看」,這便開啟了第一個契機。
第二個契機,則是在業務工作中,Peter 給了自己每年(各方面)成長的目標,當在這環境中學得差不多的時候,便打算離開。而當時與大學同學——也是現在的共同創辦人研發長 Howard 和財務長 Hank——聊天討論的過程中,彼此都滿支持創業這個選項,因而開啟了小型秘密專案,一步步慢慢塑形成今天的新肌霓。
節錄精華 #3 人生的順位是什麼?「不要放棄」是最近的體悟
隨著新肌霓的創辦,其實 Peter 在與其他兩位共同創辦人的合作中,也是秉持著初衷不變,就算是選擇保養品領域,也是想做對市場有意義、有價值的產品,不是跟風與別人做一樣的。重點還是在於自己的起心動念,如同經營團隊與對待員工的方式,都是希望彼此能有自己的想法、秉持自我一致性。
問到 Peter 的人生順位是什麼?他說:「如果順位是錢,那就去做會賺錢的工作就好了。起心動念的那個原點,才是優先。」或許過去他也覺得錢很重要,但現在更著重在「人生追求不一樣的體驗」,這個體驗可以是學習、嘗試、或心態上的突破。
Peter說:「因為『今天』就只能活過一遍,如果自己只是為了滿足世俗的期待,便是無法用「個人」去活過那一生。每天都有些小嘗試就很不錯,不是每天都一定要做大事,就算是上班時走一條不一樣的路、吃一家沒吃過的店也都很棒。因為我們無法知道自己明天會在哪裡,也不能保證會發生什麼事。」
「不要放棄」則是來自於心態上的選擇,在追求不一樣體驗的過程中,也有著失敗或挫折的可能性,尤其這幾年的市場環境變化也愈來愈大,做事情的難度愈來愈高。每次的嘗試中,如果能有一些些新的突破,使整件事情可以朝更優秀的方向走,「不要放棄」便是在過程中的體悟。
Peter 自訴其實自己的本質並不樂觀,想法或許也偏向悲觀,但透過「不要放棄」來自我增強,在每次事件發生後還能保有信心。就算想法悲觀也沒關係,試著思考樂觀、嘗試相信自己會更好,是這些年下來的感悟。
無留言